农工党本溪市委员会提出关于以科创为抓手建设“中国药都”成为国内知名生物医药基地的建议
生物医药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进一步凸显了生物医药与健康产业的重要价值。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等多部门陆续发布《“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产品和服务指导目录》等文件,明确提出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国家重点发展的高端产业领域。随着我国政府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大力扶持,其已经呈现集聚发展的态势。以科创为抓手,建设“中国药都”成为国内知名生物医药基地,对促进本溪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药都”以本溪高新区为核心,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基本发展成为集产业、科技、大学、城市“四位一体”的健康医疗产业新城,生物医药产业的规模和质量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一是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技术创新市场导向程度较低,研发和成果转移转化效率不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人才匮乏,新生人才引不进来,现有人才流失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才短缺。四是区域整体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没有形成全域系统化的科技创新氛围。
为此,建议:
一、支持“中国药都”校企联合,加强对企业金融支持力度
大力推进药都医药企业和驻溪院校联合,创建国内一流的生物医药关键技术研究实验室,形成中药、化药及生物药全覆盖的综合研发实验室,突破一批药物创制关键技术和生产工艺,研发一批创新药和仿制药品种。建立一支专门扶持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基金,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协同创新。吸引科技投资,通过完善服务机制、加大融资倾斜、推动创新赋能,全面加大对科技创新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支持科技创新基地优化布局,加大创新主体平台建设
重点支持区内企业创新平台建设,包括国家中成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转建国家中成药技术创新中心、上药集团北方药业化药和生物药研发中试平台、上药好护士药业中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的建设。组建本溪高新区成果转化联合服务中心。引导沈阳药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等6所驻溪高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构建“1+N”的科技成果转化新体系(一个联合服务中心+多个科技成果转化基地)。
三、支持医药科技人才引进培养,加快医药基地服务业发展
深入实施“兴辽人才”“山城英才”等科技人才计划,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政策,使人才“请得来,留得住”。通过项目合作、带土移植、技术咨询、技术入股、合作经营等方式引进国内外高端人才。提高现有研究开发、临床外包、检验检测、安全评价等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同时重点引进和培育一批专门从事技术转移、创业孵化、科技咨询、信息媒体等服务机构,推动科学研究成果转化。
四、支持医药企业突破技术攻关,加速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设立本溪高新区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计划等省科技计划项目,支持企业、科研院所等开展突破性的技术攻关。每年组织实施5个重大科技专项和20个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发挥科技引领产业振兴作用。完善药都发展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功能,推进辽宁科技学院创建国家级众创空间,支持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沈阳药科大学科技园等创新创业平台提升孵化能力,打造国家创新创业特色载体支撑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