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委员之窗>详细内容

【讲好辽宁(本溪)故事】大白楼与本溪“八二三”工人大罢工的故事

来源: 发布时间:2023-12-25 15:14:20 浏览次数: 【字体:

本期讲述人

本溪市政协委员

郭义鑫

(民盟界别)

2555db61ef2c4b95818e8c067e88926b.jpg

在本溪溪湖煤泥河畔,有一座三层楼高的白色建筑,很多老本溪人对这个建筑并不陌生。1937年,日本大仓财阀为扩大采煤和炼铁能力建设了这座大楼,因该建筑外墙贴有白色条纹瓷砖所以被当地百姓称为“大白楼”。今天我为大家讲讲大白楼修缮前后的故事。

a8a833e8e6dc49c3a9ce87138e5a7c18.jpg

大白楼位于本溪湖火车站西南处200米的煤泥河岸。外墙面贴有白色条纹瓷砖,楼内宽大明亮,空间很高,是当时本溪湖最大、最豪华的建筑。门前煤泥河上有一座钢筋混凝土桥。老照片上可见该桥原为供行人通行的木结构桥,为本溪最早的人行桥梁,因在大白楼门前,所以被称为大白楼桥。大白楼总高三层,建筑坐南朝北,建筑面积2555平方米。平面为东西两端各突出一块矩形,楼体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地下一层、地上三层,屋顶采用平屋面出女儿墙做法,建筑总高13.9米,建筑墙体为填充墙。局部采用木板条抹灰墙,建筑外立面较为平整,基础和窗台板采用平直条石构件,门窗洞口上采用上部过梁瓷砖竖贴,室内不设吊顶,墙顶交接处设薄线脚。

bed5220108364aed925086b371a29d01.jpg

门窗洞口较大,修缮后已用铁窗替换原来的塑钢窗,室内空间宽敞明亮,建筑总体风格简洁明快。主入口位于北面中央,原东西两侧凸出部分各有两个次入口,现已被堵。步入宽敞的门厅,顶棚为白灰抹面,在墙面与顶棚交接处做有多道线脚,墙面装饰以抹灰为主,前厅为水泥地面,一楼大厅地面为小方砖铺地,门厅两侧各无开间,中为走廊。前行即为大楼的主楼梯,主楼梯为木质扶手,楼梯间踏步、地面和墙裙均采用水磨石材质。走廊与室内地面原为木地板,现已无存,仅剩水泥地面。二楼、三楼结构大体与一楼相同,各房间大门为深蓝色老式木门。墙裙为蓝白色墙面。解放后,为满足使用要求,使用单位对“大白楼”楼体进行过改动和修缮,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建筑的历史原貌。

19ba526d257d493e8a1285040688aec0.jpg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中国成为日、俄、英、美等帝国主义国家竞相争夺的焦点。在本溪,日本大仓财阀极力推行封建把头制度,恶化劳动条件,变本加厉地剥削工人,从中榨取高额利润,以适应日本帝国主义扩大侵略战争的需要。本溪工人阶级深感国破家亡,民族危机迫在眉睫,同日本当局的矛盾愈来愈尖锐,大有一触即发之势。1927年本溪湖煤铁公司决定废除入坑工人每人每月发米贴3元的规定,引起工人不满。同时,日方又推出工人工资以一再贬值的“奉票”为计算单位的新工资制,使工人工资大幅度下降,工人的不满情绪犹如一堆干柴,有一点火星就可燃起冲天大火。从事工人运动的孙林、石云决定抓住这一时机,发动工人开展斗争。1927年8月23日,以煤铁公司减少工人津贴为导火线相继关停机器,停止生产,罢工的浪潮席卷了整个本溪湖。愤怒的工人浩浩荡荡奔向公司的办公地点“大白楼”,找日方说理。日本总办岩濑气急败坏,决定派日本军警进行镇压。工人手持镐把、铁锹与日本军警展开殊死搏斗,大批工人伤亡。本溪湖矿区一时陷入白色恐怖之中。东北工人运动史上最著名的罢工斗争之一“八二三”本溪工人大罢工爆发。日本帝国主义在本溪残杀中国工人,野蛮镇压工人罢工运动的罪行,通过各种渠道,很快传遍全国和全世界,激起了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公愤。8月25日,本溪举行市民大会,抗议日本军警的暴行,并成立了本溪罢工后援会,以各种方式援助罢工工人。同日,《盛京时报》《北京晨报》、天津《大公报》、上海《民国日报》等新闻媒体均冠以大标题《本溪湖大流血煤铁工罢工暴动》《日军在本溪湖屠杀华工》《本溪湖惨剧引起公愤》等,对罢工消息和日军暴行进行大量报道。与此同时,一些外国通讯社,如“路透社”、“东方社”、“电通社”等也都发表了关于侵华日军屠杀中国工人罪行的文章。9月4日,沈阳6万多市民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八二三”本溪工人大罢工坚持斗争达一周时间,在中外舆论的压力下,日本当局和奉系军阀不得不做出让步,释放了被捕工人,为死难者每人发放抚恤金,工人的工资不再以贬值的“奉票”而以“金票”为计算单位,使工人实际工资得以提高。大罢工遂告结束。“八二三”本溪工人大罢工,是东北工人运动史上最著名的罢工斗争之一,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使日本当局在经济上和政治上遭受到严重的损失和沉重的打击。

285a4f4e257c429590b8c8a32a6b1562.jpg

1945年11月3日,在煤铁总公司办公楼前召开复工大会。一千余名员工兴高采烈地参加大会,庆祝煤铁总公司的新生。时任总经理田共生在大会上庄严宣布煤铁总公司归人民政府所有,工人阶级是企业的主人。

e54e138e81e9477cb3c5d4b4e1711279.jpg

“大白楼”作为本溪近代工业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溪现代工业城市发展史的见证,也是日本帝国主义掠夺中国煤炭资源,进行经济掠夺的重要实证,同时还见证了新中国钢铁工业的建设和发展,其建筑形式真实地反映了20世纪早期现代建筑风格,为研究近现代东亚建筑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参考。